星空电子网站地址

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业务主管
官网使用指南 登录 注册 中文 English高级搜索

科普分享

中国婴幼儿辅食中的营养缺口究竟有多大?3大关键营养素补充不可忽视!

发布日期:2025-03-07

播放次数:82

分享:

来源:雀巢(中国)有限公司


【摘要】中国0~24月龄婴幼儿辅食添加存在挑战,蛋白质、铁、锌三大营养素缺口大,优化辅食添加方案势在必行!


【专家点评】


辅食添加对4月龄后的婴幼儿成长至关重要。它不仅能补充能量与营养素,助力婴幼儿身体发育,还能促进进食技能和精细运动功能的发展,培养良好的食物相关心理行为。同时,辅食添加与食物过敏及其他过敏性疾病的发生风险相关,对儿童肠道菌群的多样化健康发展也具有推动作用。


本文中的调查揭示了我国0~24月龄婴幼儿喂养中存在的挑战,如辅食添加时间不当、结构不合理及关键营养素如蛋白质、铁和锌的摄入不足等。


这一调查结果提示我们,加强对婴幼儿家长科学添加辅食的教育刻不容缓。6月龄是婴幼儿生长发育的关键转折点。此时,单纯的母乳喂养已无法满足其日益增长的营养需求。若未能适时添加辅食,婴幼儿极易出现营养不良、生长迟缓等问题。在辅食选择上,高能量密度、高营养素密度且易消化的食物,是保障婴幼儿获得充足营养、促进身体和大脑发育的基石。


在临床实践中,必须全面且深入地普及辅食喂养指南。临床医生应充分发挥专业引领作用,通过科学指导和干预,优化婴幼儿的喂养模式,预防营养素缺乏,促进其健康成长。


【引言】


0~24月龄是婴幼儿建立健康膳食模式的关键期,此阶段的营养与喂养直接影响其近期健康及长远生长发育和脑发育。然而,我国缺乏关于此年龄段婴幼儿喂养状况的大样本量调查。


为此,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分析了六省市0~24月龄婴幼儿的24小时喂养情况,旨在全面了解不同月龄婴幼儿的喂养现状及问题[1]


【调查方法】


调查对象:2021年6~10月,六省市(北京市、湖北省、湖南省、辽宁省、四川省和浙江省)妇幼保健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113 名0~24月龄(非早产、无明显疾病、24h膳食记录完整)的婴幼儿。


调查内容:采用婴幼儿食品与健康效应智能化管理平台,由医护人员指导家长记录婴幼儿调查前 24小时各类食物种类及摄入量,调查母乳喂养状况及辅食添加情况。


数据处理与分析:通过《中国食物成分表(2018)》、婴幼儿配方食品营养素标签信息和相关文献,计算婴幼儿各类食物及营养素的摄入量,并与《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(2013版)》中的平均摄入量或适宜摄入量进行比较。


【主要调查结果】


婴幼儿母乳喂养率偏低


6月龄内母乳喂养率为 65.5%(531/811),1岁持续母乳喂养率为 50.2%(373/743),2岁持续母乳喂养率为 13.4%(75/559)。


婴幼儿辅食添加时间过早或过晚且结构不合理


少数0~6月龄婴幼儿辅食添加过早;绝大多数7~12月龄婴幼儿辅食添加不及时且结构不合理,除谷物外,其它各类辅食添加比例未达到50%;13~24月龄婴幼儿辅食添加较为合理(图1)。


图1. 不同月龄婴幼儿各类食物摄入或添加比例


婴幼儿能量和主要营养素摄入情况整体较充足,但个别营养素仍存在摄入不足的风险


0~6月龄、7~12月龄和13~24月龄婴幼儿能量的平均摄入量分别为552.5kcal、653.0kcal 和741.2kcal


0~6月龄婴儿中,分别有26.6%和30.3%的婴儿蛋白质和钙的摄入量未达到推荐摄入量(RNI)/适宜摄入量(AI);分别有66.0%和61.2%的婴儿铁和锌的摄入量未达到RNI/AI(图2)


7~12月龄婴幼儿中,分别有52.4%、76.9%和41.5%的婴幼儿蛋白质、铁和锌的摄入量未达到平均需要量(EAR)(图2)


13~24月龄婴幼儿中,分别有66.8%、68.1%、43.1%和59.9%的婴幼儿蛋白质、钙、铁和锌的摄入量仍未达到EAR(图2)


值得注意的是,随着婴幼儿月龄的增长,蛋白质摄入量未达到RNI/AI或EAR的比例逐渐增高,从0~6月龄的26.6%上升到7~12月龄的52.4%,再进一步增加到13~24月龄的66.8%(图2)


图2. 左:0~6月龄婴儿中,各类营养素摄入量未达到 RNI/AI 的比例;中:7~12月龄婴幼儿中,各类营养素摄入量未达到EAR的比例;右:13~24月龄婴幼儿中,各类营养素摄入量未达到EAR的比例


【结论及临床建议讨论】


合理营养是婴幼儿健康成长的基石。该调查结果显示,我国0~24月龄婴幼儿的喂养状况总体良好,但仍面临一些挑战,包括母乳喂养率偏低、辅食添加时间不当、辅食结构不合理,以及富含蛋白质、铁和锌的食物摄入不足。


科技部基础资源调查专项“中国0~18岁儿童营养与健康系统调查与应用”项目数据显示,与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辅食营养素密度相比,6~8月龄和9~11月龄婴儿的辅食铁密度和锌密度均偏低[2]。缺铁可能导致婴幼儿缺铁性贫血,影响认知发育及运动发育[3-4];缺锌则可能导致食欲减退、生长迟缓、智力下降和免疫机能低下[5]


为改善这一状况,临床需加强对婴幼儿家长的科学喂养健康教育。世界卫生组织(WHO)以及中国膳食指南明确指出,从6月龄起应开始添加辅食[6-7]。最初添加的食物应具备高能量密度、高营养素密度且易于消化的特点[8]


此外,满6月龄婴儿消化动物性食物蛋白质的能力已相对成熟,而其对于谷类食物的消化能力则处于持续发展的过程中[8]。因此,针对6-23月龄婴幼儿,应鼓励摄入多样化膳食,重视动物性食物(如肉、鱼、蛋)的添加[7]。特别是7~12月龄的婴幼儿,应着重加强蛋白质、铁和锌的摄入,以优化喂养状况,促进健康成长。


【参考文献】


[1]裘美娟,房玥晖,连怡遥,等.中国六省市0~24月龄婴幼儿的喂养状况调查研究[J].营养学报,2022,44(05):426-429+435.


[2]庞学红,杨振宇,赵文华,等.2019—2021年中国6~23月龄婴幼儿辅食能量和营养素摄入量[J].卫生研究,2023,52(01):53-59.


[3]孙泽容,钱永东.婴幼儿早期动作发育异常预测性应用进展[J].中国儿童保健杂志,2024,32(05):538-542.


[4]张芳蓉,等.营养不良对儿童神经精神发育的影响[J].中国妇幼保健,2004,(04):52-53.


[5]任天虹,余晓丹.儿童锌缺乏早期筛查指标的研究[J].中国儿童保健杂志,2013,21(03):288-290.


[6]WHO Guideline for complementary feeding of infants and young children 6–23 months of age. Geneva: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; 2023. PMID: 37871145.


[7]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(2022)》. 北京: 中国营养学会, 2022年.


[8]汪之顼.婴幼儿辅食添加的新理念[J].中国儿童保健杂志,2024,32(04):362-367.


(中国星空电子网站地址网站发布信息为协会版权所有,所有转载请联系cnhfa@xiangshui520.net,转载请标明作者及来源。)